儿童换牙期(通常 6-12 岁)是恒牙健康发育的关键阶段,乳牙脱落、恒牙萌出的过程需要科学护理,才能避免牙齿畸形、口腔感染等问题。这份指南涵盖核心护理要点,帮家长轻松应对孩子换牙期。
-
不主动干预:乳牙轻微松动(孩子无不适、不影响进食)时,无需触碰或晃动,让其自然脱落,减少对恒牙胚的刺激。
-
避免刺激:不让孩子用舌头舔松动牙、用手抠,也不咬硬物(如坚果、骨头),防止牙龈损伤或牙齿提前脱落。
-
饮食调整:给孩子吃软烂、易咀嚼的食物(如粥、蒸蛋、面条),避免过烫、过甜或坚硬食物,减轻松动牙的咀嚼压力。
-
及时就医:乳牙松动明显(影响吃饭)、恒牙已萌出但乳牙滞留,或松动牙伴随牙龈红肿、疼痛,立即带孩子到口腔机构处理。
-
关注萌出顺序:正常换牙顺序为 “先下后上、从前到后”,6 岁左右先萌出下颌第一恒磨牙(六龄齿),随后陆续替换乳牙。若萌出顺序混乱、恒牙迟迟不萌(超过半年),需就医检查。
-
保护 “六龄齿”:六龄齿是终身不换的恒牙,萌出后及时做窝沟封闭,避免蛀牙。日常刷牙要重点清洁,配合牙线清理牙缝残渣。
-
纠正不良习惯:孩子萌牙时可能出现咬嘴唇、咬手指、吐舌头等习惯,及时纠正,否则会导致恒牙排列不齐(如牙缝过大、牙齿拥挤)。
-
应对萌出不适:恒牙萌出时可能伴随牙龈轻微红肿、发痒,可让孩子嚼无糖口香糖或磨牙棒缓解,避免用手抓挠牙龈。
-
选择合适工具:3-6 岁孩子用儿童软毛牙刷(刷头小巧、刷毛柔软),搭配含氟儿童牙膏(每次用量约豌豆大小);6 岁以上可尝试使用牙线或儿童冲牙器。
-
掌握正确刷牙方法:采用巴氏刷牙法,让牙刷与牙面呈 45 度角,轻柔清洁牙齿内外侧和咬合面,每次至少 2 分钟,每天早晚各 1 次。
-
控制甜食摄入:少让孩子吃糖果、巧克力、含糖饮料,饭后及时漱口,避免食物残渣残留滋生细菌,引发蛀牙。
-
定期检查:每 6 个月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,及时发现蛀牙、牙齿畸形等问题,早干预早治疗。
-
乳牙脱落出血:用干净纱布或棉签按压创口 5-10 分钟,止血后让孩子喝少量凉牛奶或温水,24 小时内不刷牙、不漱口,不吃辛辣刺激食物。
-
恒牙萌出不齐:暂时无需焦虑,部分孩子换牙期会出现轻度拥挤、错位,可先观察;若恒牙完全萌出后仍排列不齐,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畸评估。
-
牙齿外伤:孩子牙齿磕碰到硬物,若出现松动、疼痛、牙龈出血,立即就医检查,避免牙根损伤未及时处理影响牙齿发育。
本文字由AI生成,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。